
早在小行星與地球相撞之前,恐龍滅絕的命運就已經注定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鳳凰網科技(編譯/霜葉):《每日郵報》北京時間4月5日報道,美國奧爾巴尼大學兩名專家聲稱,早在一直被認為造成恐龍滅絕的小行星與地球相撞之前,恐龍滅絕的命運就已經注定。
他們在一份新研究報告中詳細闡述了在被認為造成恐龍滅絕的小行星與地球撞擊前,造成恐龍生存困難的因素。
兩名專家認為,有毒植物和恐龍防禦機製失去作用,是它滅絕的重要原因。
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Idea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上。
戈登·蓋洛普(Gordon Gallup)教授及其之前的學生邁克爾·弗雷德裏克(Michael Frederick)在報告中指出,恐龍缺乏“習得性味覺厭惡”。
許多物種在進化過程中都進化出了防禦機製,使得動物將吃某種食物與不良後果聯係起來,例如生病。
蓋洛普在報告中特別以老鼠為例說明了“習得性味覺厭惡”的有用性。
他說:“大多數消滅老鼠的嚐試不成功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像許多其他物種一樣,它們已經進化到能應付植物毒性的階段。當老鼠遇到一種沒有見過的食物時,它們通常隻吃少量食物,如果生病了,它們會表現出顯著的避開這種食物的能力,因為它們會將其味道和氣味與不良反應聯係起來。”
根據化石記錄,被子植物——最古老的開花植物——出現在造成恐龍滅絕的小行星之前。
這類植物出現時間正好在恐龍開始滅絕之前,這使得奧爾巴尼大學研究團隊認為,被子植物是恐龍瀕臨滅絕的原因。
報告解釋說,“蓋洛普和弗雷德裏克認為,植物進化出了有毒的防禦機製,雖然引起腸胃不適,恐龍卻仍然繼續吃這些植物。”
不過,研究人員承認,植物毒性出現的確切時間尚未確定。
但毋庸置疑的是,植物的毒性和恐龍逐漸滅絕基本上是在同一時間開始的。
蓋洛普說,“雖然小行星確實起了一定作用,但恐龍無法學會不吃某些植物的心理缺陷,已經給這個物種帶來了嚴重的壓力。”
他表示,“根據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恐龍滅絕的主流觀點,恐龍的滅絕應該是突然性的,其影響應該是普遍存在的,但證據顯然情況恰恰相反:恐龍早在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前就開始滅絕,並繼續在數百萬年後逐漸滅絕。”
(责任编辑:哈密地區)